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建功全市打好“三大攻堅戰”和實施“八項行動計劃”,推動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今年3月,市科協與市林業局聯合啟動2018“國際森林日”係列科普宣傳活動,活動由重慶科技館承辦,曆時近4個月,打出了一組生態科普“組合拳”,收到良好效果。 通力協作,共譜生態建設新篇章 2018“國際森林日”係列科普宣傳活動得到市科協與市林業局高度重視,市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合清親自批示,要求重慶科技館切實做好活動的承辦和組織工作。活動前夕,雙方共同召開雷竞技电脑版 通氣會,向社會公布“國際森林日”活動整體安排。3月17日,2018“國際森林日”係列科普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科技館舉行,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程偉,市林業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定富出席並宣布活動啟動。活動期間,市科協與市林業局整合自身優質資源,以“國際森林日”為契機,推動科技教育與林業等跨領域的共享合作,創新科普宣傳形式,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科普宣傳工作,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整合資源,拓寬科普宣傳新渠道 重慶科技館按照市科協總體要求與活動整體部署,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多渠道、多維度麵向公眾開展生態文明科普宣傳工作。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建立合作關係,得到其在專家資源以及線上線下活動中的大力支持。聯合重慶市植物保護學會共同圍繞森林科研工具、森林衛士、森林產品等方麵推出多篇專業科普文章,向公眾普及森林科普知識。與自然界公益發展中心、重慶市林學會、重慶市生態文化協會、江北區農委、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承辦與協辦單位加強溝通協作,共同打造生態環保合作共享平台,確保活動圓滿成功。聯合江北區委宣傳部、重慶科技報、上遊雷竞技电脑版 、新浪重慶等黨政宣傳口和媒體機構,對主題活動進行全程報道,增強活動熱度和廣度。 收效明顯,實現科普覆蓋新突破 吳向榮老師提出“種樹植心”概念 在阿拉善騰格裏捐贈的“重慶愛心市民林” 圍繞2018“國際森林日”主題“森林與可持續城市”,重慶科技館結合自身優勢推出多項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教育活動。一是吸引公眾走進“森林與我”主題臨展。利用現代展覽策劃手段和展示技術再現森林場景,讓公眾通過“聞、看、摸、感受”等多種體驗方式了解森林中的科普知識,探究森林對生物多樣性與地球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環保意識,珍惜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展覽開放以來累計接待觀眾突破40萬人次。二是舉辦“如果森林會說話”科技·人文大講壇活動。推出“100000顆科學種子收集計劃”線上活動,通過引導公眾轉發、閱讀、留言、點讚森林科普文章和參加現場講座等不同方式參與活動,共同生產“科學種子”,活動最終收集到110萬餘顆科學種子,並於5月在阿拉善騰格裏沙漠種下名為“重慶愛心市民林”的1000棵梭梭樹。線下活動邀請到植物學博士、前果殼閱讀圖書策劃人史軍,阿拉善騰格裏沙漠鎖邊生態公益項目基地負責人吳向榮兩位專家為重慶市民帶來了兩場精彩講座,並首次開通大講壇網絡直播,累積直播觀看量達56.7萬人次。三是組織開展係列相關活動。開展了重慶生物多樣性影展、國際森林日主題科普展,推出“春日巡山”、“森林探秘”和“大自然穿越四季”三大森林深度體驗課程,在照母山森林公園開展“森林瑜伽”主題活動與有氧跑步登山活動,邀請台灣千裏步道協會的專家指導開展手作步道“生態工作假期”主題活動。這一係列活動,吸引2000餘人線下參與,370餘萬線上活動關注,讓2018“國際森林日”活動在活動創新、人群覆蓋中取得較大突破。 下一步,重慶科技館將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紮實”要求,把科普教育工作與生態環保工作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為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貢獻力量。 重慶市科協供稿 隆凱 楊柳 編輯:劉露 |
-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