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月23日,中國科協網收到《武漢科協人的“戰疫”日記》,共39篇。其中,一個個真切真情的工作生活片斷,記錄著一個月來武漢科協人曆經的“戰疫”洗禮。樸實無華、情感真摯的文字,反映了科協人在災難麵前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頑強拚搏、日夜奮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風貌。 (九)希望天天有這樣的好消息 時間:2020年2月3日 天氣:多雲 記錄人:楊豔 武漢市江漢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為了更多地籌集防疫物資,我最近同有關企業科協積極聯係,好消息也隨之而來。 2月3日,一輛印有“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的醫療車駛進了郵三社區,武漢存濟口腔醫院科協來給社區送防護物資啦。王林虎副院長親自帶隊,帶著滿滿的愛心,給社區送了醫用口罩500個,消毒濕紙巾48瓶(110抽),一次性檢查手套3000個,PE手套20000雙。 社區書記楊璿說:這是我們收到的最多的物資了,還這麼好,感謝存濟口腔醫院的“及時雨”!感謝科協對我們的支持! 聽到這些,我樂開了花,對企業科協的讚譽,就是對我們科協工作的肯定。我們的企業科協太給力了! 我問王副院長,疫情開展以來,你們醫院壓力怎樣?他說,我們醫院雖不是定點醫院,醫生都主動請戰,已有35名醫護報名了,接下來將去商職醫院參與防疫工作。我為我們企業科協的同誌感到驕傲,在此深深祝福他們早日平安歸來! (十)用“貼心”鑒定“初心” 時間:2020年2月4日 天氣:晴 記錄人:王華 武漢市洪山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區科協5個人,分布在4個不同街道社區。我被安排在和平街“雙進雙防控前線工作隊”任隊長,全區九個街道前線工作隊,就我一個女隊長,每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和平街與青山區城中村多,困難群眾也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封控期間,還有一些人大搖大擺上街,情形不容樂觀。然而,經過我們十多天的努力,終於收到回報。我們“雙進”幹部努力做好社區的“登記員、勤務兵、守門人”,落實“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協助轉運患者,強化封閉管理,做通群眾工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顧危險,夜以繼日奮戰在一線……走路、公交到不了的地方就騎單車,單車馱不動的時候自己開車,每個人現在都是合格的“菜販子”“藥販子”“糧油販子”。 “請你們也保重身體。”“感謝你們給我們帶來溫暖,我為你們點讚。”“我們一起加油,為武漢加油!”這些溫暖人心的話語,來自於失聲的73歲爹爹、為自己接電話遲了而道歉的年輕媽媽、溫暖問候我們的獨居婆婆……太多太多溫暖的瞬間,在我們付出努力的同時也收獲了無數的感動。 在疫情麵前,用“貼心”鑒定“初心”。在基層,我們每一位“雙進”幹部就是排頭兵,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堅決把黨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係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科協組織要在這樣前所未有的曆練中,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 (十一)把科協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時間:2020年2月6日 天氣:小雨 記錄人:胡雄義 武漢市武昌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雖然已過立春,但疫情依然嚴峻,社區防控物資薄弱,基層幹部防護用品不足。區科協經過多方籌措,購買捐助給社區5000個口罩,10桶醫用消毒酒精,1000雙一次性橡膠手套用於一線幹部做好防護。多一分保護,就多一分溫暖,我們科協幹部始終和社區幹部並肩作戰,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由於醫院床位不夠,確診、疑似人員采取居家隔離,區科協幹部每天在小區樓棟單元張貼疫情公告,開展小區消殺工作。 從1月28日開始,我們區科協黨員幹部每日值守在小區門口檢測進出人員體溫,幫助居民送菜上門,在小區張貼宣傳單,開展科普宣傳防疫知識。我每天晚上還要參加指揮部的視頻會議,彙報一天的工作完成情況,領取第二日的工作任務,視頻會議開始時間一般是22點左右,最晚的一次是23點半。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任務改為到南湖街發熱隔離點酒店駐守,負責安排發熱病人入住,籌備酒店所需物資,調配防控工作人員。作為轉業軍人,作為區科協的帶頭人,我理當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到最危險的地方,召必回,戰必勝。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十二)全國科協一家親 時間:2020年2月6日 天氣:小雨 記錄人:楊豔 武漢市江漢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昨天,中國科協援助的口罩到了。來自北京的關懷,讓我滿心激動。 今天,武漢科技報社社長、總編輯陳海濤電話告訴我,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山西省科協一直非常關注,向全省愛心企業發出倡議,現給武漢人民贈送了900件、2.16萬桶太行明珠小米粥,市科協委托他們組織分發,同時考慮江漢區是疫情重災區,在“點對點”定向捐贈之外還給江漢區科協捐贈100件,用於分發給江漢區各相關單位。聽到這一消息,我很激動,感謝山西省科協、武漢市科協對江漢區的關愛,我一定把上級科協組織的關愛傳遞到江漢區各單位,讓大家都嚐一嚐這充滿愛心的小米粥。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科協大家庭是溫暖的。 (十三)武漢,我回來了,與你同在 時間:2020年2月7日 天氣:陰 記錄人:李君君 武漢市江岸區科協辦公室副主任 今天是正月十四,自1月22日武漢“封城”前夕返鄉以來,在家裏已經半月有餘,疫情的爆發超乎了我的想象,連家鄉這座偏僻的小山城也於除夕當晚開始封城管控,意外得來的春節“長假”缺少了往年家人團聚,辭舊迎新的熱鬧歡愉,在家的日子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蒙上了灰色的陰影。 正月初三開始,區委就針對機關幹部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做出了具體安排,因“封城”無法返漢的我時刻關注著武漢的疫情動態,關注著工作群裏科協的同事在一線艱苦奮戰的點點滴滴,心急如焚,一種有如“逃兵”的感覺。經過多次申請和14天的隔離觀察,中午終於拿到了縣裏的通行證。爸媽的一遍遍叮嚀囑咐,淚眼婆娑,非要把後備箱裝滿才肯放行。 馬不停蹄踏上返漢的歸程,鄂A車牌在空曠的路上格外引人注目,先後經曆了多次嚴格的排查,臨上高速,加油站竟然拒絕為鄂A車輛加油,憤慨不已也感慨萬千,在外工作這麼多年,頭一次這麼明顯地感覺到,我是武漢人,與這座城市的命運休戚相關,我是返漢也是回家。想到這些,踩的油門腳更加堅定有力。 曆經6小時400公裏的車程,夜幕下回到武漢,分明是華燈初上的時分,往日車水馬龍,摩肩擦踵的街道此刻卻人跡寥寥,一片靜寂,不覺淚目。進入收費站,值班的警察對人、車進行了最後一次檢疫。警察同誌好意提醒道:進去簡單,再出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呢。我連聲道謝,心中默許:武漢要是不好起來,我絕不離開! 武漢,我回來了,與你同在! (十四)老科技誌願者的心理谘詢熱線 時間:2020年2月8日 天氣:陰 記錄人:鄭華 武漢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正月十五,封城第十七天。 孫老師的心理熱線終於開通了。從5號開始,孫老師就和我們密切溝通,希望能發揮老專家們、老科技誌願者的作用,開通一部心理谘詢熱線。科普部四處溝通聯係,終於得到默許。 孫老師團隊7人,都是同濟的老教授、老專家,其中3人獲華中科技大學老有所為傑出貢獻獎,都願意為防控病毒感染做貢獻!孫老師和我交流時,言辭懇切:“當全國支持武漢時,武漢人,尤其是科技工作者應該做什麼?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人人有責,盡什麼責?眾誌成城如何實現?我想發揮好專長,奉獻愛心,體現在行動上!能力有大小,眾心向黨才有力量!” 孫老師已近80高齡,從事醫學工作40餘年,心理學工作20餘年。他常年做公益,主持老專家心理工作室,參與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的活動,撰寫科普圖書,他的激情與活力常常讓我感動。這次他又與專家團隊一起,為有心理援助需求的市民提供心理學、醫學知識的幫助與指導。對於需要專業精神衛生機構診斷、治療的情形,熱線還提供轉診建議。 這樣好的老專家、老科技誌願者,這樣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奮進?所謂眾誌成城,所謂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就是這樣一個個具體的人、一件件具體的事。 (十五)趣味防疫科普動漫作品,讓無情的病毒無處遁形 時間:2020年2月11日 天氣:陰 記錄人:羅玉清 武漢市江岸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一早上,我騎著單車,盡量放緩動作,忍著摩擦、牽動帶來的右膝蓋、右手和肩膀的疼痛,較平常多花了刻把鍾的時間才來到天津社區中山大道義品裏的值守點。 看到我,彭主席略顯驚訝地問:“才聽莊主席說你昨晚騎車摔得不輕,怎麼不在家休息?”我苦笑了一下,說:“科協人手本來就少,又包了社區兩個點位的值守任務,我不來,你連上廁所都成問題哦。還算萬幸沒骨折,就是淤青了兩大片,噴了雲南白藥,擦了活絡油……” 其實,最讓我惦記的是我們原創的防疫科普動漫作品更大範圍的製作和推送。為實現科學防疫,“智”鬥病毒,“疫情”一開始,中國科協就給我們提供了實用的資源包,我們一方麵在全區120餘處社區科普e屏、戶外大屏滾動播出150餘篇轉自“科普中國”“科技大武漢”“江城科普”等各權威方麵的防控疫情科普作品,另一方麵,立足原創,我們聯合區委宣傳部、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共同製作了動漫防疫科普作品。江岸區官方公眾號“大江金岸”已經播出了2集,分別是《科學防疫從我做起》《個人預防新冠肺炎必備技能》,反響強烈。我考慮,近期如能在“江岸微鄰裏”、甚至《學習強國》上推送,將會直接惠及更多的居民群眾,為戰勝疫情插上“科普之翼”。 於是,我邊值守,邊電話、微信聯絡各個方麵,終於敲定,“江岸微鄰裏”將分10期推送我們這一科普作品。 臨近中午,辦公室李主任說,江岸微鄰裏推送了第一集。我興奮地不停四處轉發…… 晚上,群裏傳來消息:蔡甸區科協製作的抗擊疫情短視頻,得到來中國科協黨組懷書記的肯定。中國科協科普部已經以此為樣板向全國地方科協征集此類短視頻,我們也要做這樣的作品,給全體科協的同誌鼓勁加油。 科學戰“疫”,科協加油! (十六)終於離一線更近一步! 時間:2020年2月14日 天氣:小雨 記錄人:楊豔 武漢市江漢區科協黨組書記、主席 今天接到區政府辦的通知,由我們接管一家酒店,負責協和醫院300餘名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接到這個通知,幹部們都很興奮,因為終於離一線更近一步了,我也很興奮,終於可以服務我們的醫務工作者,這也是我們科協人的職責。我迅速召開會議,動員部署安排工作,能夠想象條件不好,到了酒店才發現情況太不好了,整個酒店就隻有一個經理在,保潔沒有,保安沒有,衛生也沒有做,天!所有東西都需要我們從零開始。於是我們討論,很快便分了工。 我們首先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申請了物資,並連夜拖到指定酒店,沒有貨車,沒有搬運,幹部們一箱接一箱地搬,一車接一車地運,一點也沒有因為沒吃晚餐而感到餓,感覺大家都充滿了力量,我也充滿了能量。 夜晚的西北湖,“武漢加油”“武漢必勝”的燈光閃亮,倒映在湖水裏,顯得格外靈動而美好,這是我們的武漢,多美好的武漢啊,請一定要快點好起來,不要讓中國人民等太久! 在新的戰場,我們也會更加努力的! (武漢市科協供稿)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編輯整理 責任編輯:尹莉華 |